首個香港兒童選擇性緘默症調查:逾8成家長未聞 恐錯過治療時機
兒童緊張突靜默 響起「選緘症」警號
家校攜手提高意識 協助脫離無聲絕境
圖:左一幼兒教育界和社會工作界的代表陳健偉博士、左二臨床心理學家張展圖博士、中間香港選擇性緘默症協會創辦人兼會長鄭穎賢姑娘Ms. Wincy、右二幼聯創辦人暨總幹事程德智女士、右一幼聯高級項目經理劉德權先生
高清圖片下載:https://bit.ly/3z0GVWx
(香港,2022年5月26日)小朋友平時性格活潑開朗、多鬼主意又有主見,但身處陌生環境卻突然感到異常焦慮、默不作聲,可能患上「選擇性緘默症(Selective Mutism)」!「香港選擇性緘默症協會」聯同「香港幼兒教育及服務聯會(簡稱幼聯)」進行了全港首個「香港兒童選擇性緘默症調查」,調查於2021年10月至2022年4月期間,成功訪問765名受訪者,當中包括165名本地幼稚園老師,以及600名本地幼稚園家長,調查以實體及網上問卷形式進行。
今次調查結果發現,「選擇性緘默症」(簡稱選緘症)在香港的認知度與宣傳程度甚低,有超過8成幼稚園學童的家長未聞「選緘症」,亦有超過4成的幼稚園教師沒有聽過「選緘症」,而即使有聽過「選緘症」的教師或家長,最主要透過網上資訊獲悉,但從專業途徑接觸過「選緘症」學童的則少之有少。是次研究旨在了解學童在熟悉及陌生環境時的表現落差,藉此探討本港兒童患「選緘症」的情況,提高社會大眾關注,更重要是研究如何為這群學童提供及早適切的支援。
性格反差大 留意「選緘症」特徵
「香港選擇性緘默症協會」創辦人兼會長鄭穎賢姑娘(Ms. Wincy)表示,「選緘症」是焦慮症的一種,患者有正常説話能力,但在特定的情境下突然停頓,變得異常沉默。患者在某些場合例如在家中或與熟悉的家人一起時,能夠如常對話及互動,但在個別社交場合例如在學校面對老師時會表現緊張,甚至影響口語溝通,部分特徵如下:
- 不能與他人對話;
- 只用氣聲或非常細聲說話,有時只能輕聲地說一或兩個字作回應;
- 以點頭或搖頭,面部表情和手勢等代替言語溝通表達;
- 表現害羞、依賴和退縮、迴避目光;
- 當意識到別人注視或接近自己時,突然表現反常;
- 上課時不敢問可否去廁所,因而撒尿;
- 不參與群體活動等
Ms. Wincy分享個人經歷:「我小時候正是一名選擇性緘默症患者,然而當時的年代社會對選緘症或者其他焦慮症和情緒病的認知度比現在更低,令到年少的我沒有機會得到適切治療。」她現時是一名言語治療師,亦曾經幫助不少患有「選緘症」的兒童改善問題,她強調希望可憑自己的專業及資歷,為社會上有需要的「選緘症」患者提供協助,因而成立全港首個針對「選緘症」人士的非牟利組織 ─ 香港選擇性緘默症協會。
不會自行痊癒 長遠可誘發抑鬱症
Ms. Wincy補充,「選緘症」大部分情況不會自行痊癒,沒有處理的「選緘症」可能令情況深化,隨著成長要面對更多有壓力的場合,更可能引發廣場焦慮症,會令患者感到焦慮的事物會變得更廣泛;甚至當遇上加重因素如親人離世等,會令情況更嚴重,長遠而言增加引發其他共病的風險,例如強迫症、抑鬱症等。
香港選擇性緘默症協會點出「選緘症」兒童特徵後,進一步探討本港現時情況。本會發現現時本港學校環境出現的潛在「選緘症」特徵兒童為數不少,問題需要正視。有7成幼稚園教師認為有遇過疑似患上「選緘症」的學童,近1成甚至承認遇過確診「選緘症」的學童。由於「選緘症」兒童在學校和在家表現落差較大,相比教師,家長只看見子女在家的情況,未能觀察到子女在兩個環境下的差別,容易誤以為子女屬單純怕醜或未能適應學校環境,而變得沉默寡言。正正因為這個盲點,家長在認識特徵後,認為子女有「選緘症」的比例仍然僅得3%,反映家長明顯傾向忽略兒童患病的可能性,隨時因而錯過治療機會。
調查亦發現,若懷疑有學生患「選緘症」,只有不足6成教師表示會為他們尋求協助;而令他們卻步的最大原因(約佔7成)是認為家長未必願意配合。兒子患上「選緘症」的家長李先生無奈表示:「有舊派的老師明明未聽過選緘症,就說小朋友『大個咗就冇嘢』,更指『小朋友坐定定咪仲好!』」另一位個案家長Vivian甚至指出老師不知道如何協助「選緘症」孩子曾導致反效果出現。可見除家長因素外,教育界對「選緘症」的認知度和重視不足,亦會阻礙「選緘症」兒童得到協助。
「香港兒童選擇性緘默症調查」目的為比較香港「選緘症」與在外地、台灣研究情況的差異,務求及早發現本港社會上相關的個案。香港選擇性緘默症協會聯同幼聯,希望藉此調查探討本港兒童患「選緘症」的情況,提高社會大眾對「選緘症」的關注,更重要的是進一步積極研究如何及早為這一群學童提供適切支援。
專家建議多加關注 耐性給予支援
大專幼兒教育講師、註冊社工兼註冊教師陳健偉博士獲邀分享業界如何應對「選緘症」情況。陳博士指出,教師在教學上遇到「選緘症」學生應增加預告,讓學童有更多心理準備;在教學上宜營造輕鬆、鼓勵性的課堂氣氛,並給予學生充足時間及機會表達自己。由於疫情下不少課堂轉為網上實時授課,這反而有助家長發現子女在課堂期間表現緊張的情況。
此外,「香港兒童選擇性緘默症調查」結果顯示,分別有9成教師及7成家長會就「選緘症」兒童尋求社工協助。不過陳博士指曾有學校社工坦言,業界對於處理「選緘症」學童仍缺乏經驗:「曾遇到部份個案,學童自行向精神科醫生及心理學家求助,確診選緘症後,校內卻沒有調動任何資源如小組訓練等,為他們提供協助,過程中突顯教師、家長及社工對該症認識不足,未完全掌握評估及處理方法,因此由發現症狀到介入或要花上很長時間。」
擁有學前教育方面臨床心理學支援豐富經驗的臨床心理學家張展圖博士表示,「移民」是其中一個常見「選緘症」的引發因素,若果孩子本身已經較為容易焦慮,而且對於將移民國家的語言不熟悉,便有更高機會率引發「選緘症」的情況。
香港選擇性緘默症協會
香港選擇性緘默症協會成立目的為了讓大眾更充份了解、認識何謂「選擇性緘默症」,從而令相關專業人員包括教師、社會工作者等提高意識,協助及早識別有「選緘症」特徵的兒童,以減低惡化或出現共病的風險。本會肩負重任,促進「選緘症」兒童,甚至成年人彼此交流,互相幫助,攜手走出陰霾。
本會將全力以赴推動社會各個層面,舉辦免費公開講座、入校專業培訓(教導教師如何初步識別癥狀、如何向家長解釋孩子情況、如何應用課堂教學策略協助孩子改善)等;建構網上資源提供「選緘症」基本資料和治療資訊,及初步自檢了解風險;為有需要人士(如低收入家庭)提供免費諮詢或轉介;並舉辦活動教育大眾認識何為選擇性緘默症、減少誤解及歧視。
關於香港幼兒教育及服務聯會
幼聯的宗旨是推廣及提供非形式化的教育活動,透過兒童親身的經歷、體驗,在校本以外發掘及培養兒童的多元智能。幼聯舉辦的課程和教育活動涵蓋各種多元智能課程、教師培訓、親子工作坊、講座、研討會、實地考察等,均提倡文化與生活背景的融合,旨在擴闊新生一代的視野和思考角度。
自1982至今,每年服務超過500間幼稚園、小學及中學,累積的服務人次已超過780萬。我們會繼續秉承幼聯的宗旨提供多元化的服務。